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妙如博客 心灵家园

英国汤恩比博士:“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,需要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。”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上净下空老法师倡导:佛教并非宗教或迷信、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。释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人生就是自己、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。知觉名佛菩萨、不觉名凡夫、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、想法、说法、做法加以修正。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、正、净、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、并依戒定慧三学、以求达到此目标。修学的基础是:遵守净业三福、待人依六和敬、处世修六度、遵普贤愿、归心净土、佛之教化、能事毕矣。阿弥陀佛 !

净空恩师:不读圣贤书不明理  

2016-02-19 06:35:26|  分类: 净空法师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净空恩师:不读圣贤书不明理 - 妙如 - 妙如博客 心灵家园
 


1 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说:“心、佛、众生,三无差别。”这句话讲得好,我们起个善念、起个恶念,这个思想波能够周遍法界,能够影响整个宇宙、能够影响山河大地、影响花草树木、影响一切众生。 

2 我们起心动念,我们这种思想波,会不会影响真正修行人?不会。为什么不会?他有定功。我们没有定功,我们会受影响,见到色会被色动心,听到声会被声干扰,七情五欲马上就生起来,这就是没有定功。 

3 定功深的人,在任何场所不受外面环境干扰,色相不能干扰他的见,音声不能干扰他的听,眼根在色里面入定,耳根在音声里头入定,佛经里面讲得三昧。 

4 我们今天要学的就学这个本事,我们六根不能离开六尘境界,离开六尘境界到哪里去修?戒定慧那个定没地方修了。必须境界在面前,我们才有办法修戒定慧;离开境界到哪里去修戒定慧?没得修了。 

5 佛在经上教给我们“等念怨亲 ”,冤家对头跟你亲爱的人这在你心里头是极不平等,两个极端,佛说你要修平等性,就在这里修,这两个极端极不平等的,把它扯平了,你的平等性智就现前。 

6 佛给我们讲,“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”,绝对没有讨厌恶人的念头,绝对不会记别人从前的过失,平等性智现前,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,这是真实功夫,这是明心见性的第一步功夫。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,要想提升品位,也要从这里下手。 

7 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要跟释迦牟尼佛学,学什么?学什么样的环境都用真心。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清净平等觉。觉是看破,清净平等是放下,这是你做真功夫。 

8 心地永远清净平等,永远不会受影响,顺境不生贪爱,不失态;逆境没有怨恨,不记仇,无论什么境界都如如不动,这个人是真修行,这个人是做真功夫,他的影响周遍法界——他的功力愈深,他影响的力量愈大,影响的时间愈久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